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

古都隨筆 之三

8 華山


去華山的路上開始下雨,本來燥熱的天空被烏雲籠罩。沿途我一直拿著手機,拍攝山巔之上的雲層。它們的旋轉和萬變,猶如梵谷的畫。





上次來,因為時間緊逼,華山是唯一沒有去的地方。那時候如果要上頂峰,只能一步一步的爬,需要四天時間。現在有了纜車,只要十八分鐘,就能登上絕頂的西峰。



隨著一陣加速,纜車衝出山洞,凌空在萬丈深谷之上。這是「千山鳥飛絕,萬徑人蹤滅」的境地。雖說是奧地利承建的,但亦不僅會問,維修工作還好吧?






抵達的時候,同樣是一陣快速攀升,鑽進一個人工開闢的大山洞裡。我知道所有人都鬆了口氣,安全了。








 這就是西峰,無論多大歲數,現在都可以一天來回。不過我想我不會再來了,不喜歡人多的地方。



9  清真大寺


本來是沒有安排時間來此處的,可是在回教街閒逛的時候,就誤打誤闖的走到了寺門口。廿多年前來大、小雁塔和清真大寺,到處都有一種殘舊和衰敗的感覺,正像那本小說之名---《廢都》。可是亦正因為如此,讓人慨嘆唐代的建築,可以留存至今是多麼難得。









這天雖已是傍晚,但卻陸續有老者走進寺內,似乎要在此聚餐。我突然想起,今天恐怕是開齋節。大雁塔現已翻修一新,甚至可以爬上塔頂。不過清真大寺倒是沒有變,而且還是由回民使用著。








大寺是唐皇室出資興建,採用中土建築風格。在庭院的木亭上,書有「包羅宇宙」四字,多麼有遠見的警語。一群年輕的美國遊客正在寺內和回民聊天、合照。任何族群、宗教都是有可能和平共處的吧?


10 碑林




這是我很想來的地方,有王羲之、米芾、顏真卿的碑文。因為太多,只能重重疊疊的砌在牆上。





在這裡拓碑的年輕工作人員,一邊工作一邊露出寫意的笑容,而且還不忘對每位小朋友說:「下次再來啊﹗」是兩千年累積的文化令人溫文儒雅嗎?我望著墨色碑文中自己的身影,很喜歡此處,再老些,可以常來,不是呆上兩小時,而是天天來。


11 城牆


上了城牆,下午就要乘飛機離開了。走到牆邊,一個小女孩正在擺賣「小人書」,都是原版的啊。此地氣候乾燥,才能保存得這麼好吧?我買了一本《岳飛傳》、一本《空城計》,八元一本。我問有《丁丁歷險記》嗎?小女孩露出困惑的表情:「是什麼?」





今天只要付了門票,不用五秒就可以跑上城樓。可是這座城曾是戰爭上演的地方,曾經箭如雨下,城牆下死人無數,攻破它要用累月的時間,進去了,就是燒殺搶掠。這座城就是這樣衰亡的。不過在城牆上目睹周遭的現代建築,很難講歷史了。兒子指指正午的烈日說:「走吧,我想去下面的公園玩。」啊,是的,歷史並不是每個人都介意的。走吧,讓這個旅途結束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