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7月22日 星期六

論相機:我的M4/3情意結

最後,要專門講一下M4/3的好話了。過去十多年,GX1、GX7是我用得最多的相機。我經常隨意的把它們收在自己的包裡面,雖然最終可能一張照片也沒拍。旅行的時候,身邊那些背著全幅相機的同伴,想必也很羨慕我的輕巧。

GX系列是造工很認真的相機,用最合理的價格,從攝影到拍片,提供最大的可能,其實真的沒什麼可挑剔。而且,能不能拍到一張好照片,其實更大程度上,是我們的雙眼有沒有看到這張照片,以及我們的頭腦如何思考這張照片。

 如果M4/3有一天消失的話,我會感到可惜,因為這是一套很用心打造的體系。至於感光板大小,其實即便是換上了全片幅,仍舊會有人爭論哪家廠的感光板更好。對於我來說,一部小小的相機,再加兩、三枚餅鏡,已經很足夠了。因此在技術上,我覺得P廠缺的不是F1.4以上大光圈的鏡頭,而是21毫米F4、35毫米F2、50毫米F1.8 (35mm等效)這類光圈足夠大,但體型足夠小的鏡頭,然後再加一枝150或200毫米F4。這是會令街拍和旅行者真正心動的組合。

當然,前提是你必須要令新一代消費者仍喜歡相機。作為從菲林時代走過來的攝影人,我有一個兒子送給我的黑色鐵箱,裡面收藏著GX7搭配的另一組鏡頭系列 --- 從28至200毫米的尼康手動鏡頭。我看見有人在網上說,舊鏡頭玩玩好啦,成像素質不值一提。甚至在我買這些二手鏡頭的時候,連店家都感恩的說:「現在沒人要這個了,謝謝你買走。」

這些,其實都是日本相機業最有朝氣年代的製品。關於M4/3我講完了,最後附上一組我用尼康舊鏡加GX7機身拍的照片,它們至少是讓我仍覺得相機很好玩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2017年7月21日 星期五

論相機:M4/3的前世今生(2)

西安小雁塔,gx7,14mm f2.5。

像外科手術般切除光學取景後,「無反」相機誕生了。它帶給我們最主要的變化是什麼呢?

好比我坐在自己的客廳裡,本來面對一扇明窗,窗外綠樹如茵,鳥雀成群。我可以這樣看一個下午,也不會覺得厭倦。可是突然,這扇窗被老伴換掉了,改為一部播放實時影像的高清電子屏幕。然後廣告文宣也來了,這不僅是廠家的廣告,還有雜誌,特別是日本雜誌(他們基本上就是一條完整的營銷線)。什麼電子屏幕比原來的實景優秀多了,能夠提供原來的窗子提供不了的功能,既清晰又明亮,嗯,有了它,從此安心多了,真是一個萬全的選擇。嗯……

反正,不接受這個電子黑箱的人,就會顯得固執和落伍。不過現實是,我可以面對一個下午的窗景,但生理上,我受不了看一個下午的電視。當然,我只是小眾,也許大部份人都會開開心心把自己的窗子換掉,然後交口稱讚,好。


廣州,gx7,20mm f1.7
關於光我就囉嗦到這裡,總而言之,廠家在切除相機的光學元素時,也削弱了攝影的特質,結果反過來,也令相機更容易被手機取代。更令人擔憂的是,M4/3廠家在推出無反,獲取了一定市場份額後,亦沒有考慮重塑相機的光學元素,結果你不做別人做,至少富士做了。

M4/3無反誕生後,O、P兩家廠便展開了市場拓展之旅。O家在爭取專業市場的同時,推出了復古系列,現在稱之為「文青機」。文青機的特點是,它的價格可以直逼入門級全片幅單鏡反光機。但你花的錢,相當一部份是用於打造相機的復古風格。

我試用過近兩年風頭很足的一部文青機,整個過程就是體驗一部無反如何模擬中古相機拍照。換言之在你和拍攝對象之間,多了一段模擬,或者說是文青的過程。如果你就是喜歡這個過程的話,那就好。不過對我而言,那個電子取景器,真的太小了。

P家在率先推出GF1後,聲勢一時無兩,但在GF2後,我覺得它開始主攻女性市場,相機變得女性化。我覺得這是個令人遺憾的轉折點,最後它終於回過頭轉攻半專業市場,推出了GX1。那是一部價廉物美的好相機,然後相繼推出了GX7、GX8。

gf2, 25mm f1.4

我採用GX系列,是因為它簡單實用,令我可以更直接考慮攝影本身。GX8推出的時候,市場對它的機身較大感到不解。但我卻早覺得有此可能:因為論小,它鬥不過手機,只能轉身追專業和半專業消費群。面對感光板較小等局限,它的對策就是發展大光圈專業鏡頭。

P廠在推出無反不久,就與Leica合作生產一系列L鏡頭,這也成為它的主要賣點之一。現在更推出了12MM F1.4這類重量級作品,然而這種鏡頭安裝在原來的小型機身上,就會變得不協調。再加上4K攝影等等,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遠攝鏡頭,機身大些會更方便各種操控的佈局,因此便出現了本來主打小巧的所謂「微單」,居然自動增大了。


gx7, 25mm f1.4
如此一來,機身增大了,某些鏡頭和機型的價錢追上了APS甚至全片幅單反。怎的,還是微單嗎?消費者願意買單嗎?

2017年7月20日 星期四

論相機:M4/3的前世今生(1)


我想談一談對數碼相機的看法,原因是我發覺當下一些攝影雜誌、網站對相機的評述,存在某種誤導。攝影是一種極為依賴器材的藝術形式,如果不能正確理解相機的演變過程,就可能扭曲攝影的本質。

先想談的是M4/3系統。圍繞著這個系統,最常聽說它有兩個好處:一、在體積上,省卻光學取景器後,相機縮小了,更方便攜帶﹔二、在操作上,使用電子取景器對焦和曝光更為準確,而且不會出現過去單鏡反光機的移焦問題。

我認為這兩點都不成立。關於第一點,在膠片時代,單鏡反光機便已經很小巧。例如尼康FM、FM2,以及八十年代末期的F801。我舉個例子:因為F801機身太小,尼康又沒有推出專用手柄,結果當年在香港中環史丹利街的相機店,可以買到一款雜牌子的塑膠手柄,而且很受歡迎。

Iphone 拍攝,我們還需要用相機嗎?

F801需要有空間裝入一卷菲林、四枚電池、投影用的五菱鏡、
反光板、快門廉,而它的體積其實和我現在使用的這部GX7相機差不多。再說,十年前的奧林巴斯4/3相機E420,盡管有光學取景器,但也已經很輕巧。換句話說,即便是保留了光學取景,廠家也應該有能力製造「小相機」。

至於第二點,在我而言就幾乎感到有點荒謬了。單鏡反光機的對焦和曝光都很準,而且你不會經常聽到攝影師說:「天啊,我的相機移焦了﹗」實際上我從未聽說過。在M4/3相機面世之前,這個地球已經出現過數之不盡焦點清晰的照片,你猜人類是如何辦到的?

那麼P、O兩家廠當年推出M4/3時,為何要把光學觀景器取走呢?我認為主要原因既不是為了控制體積,也不是為了增加操控準確度,而是為了控制成本。

在膠片時代,一部相機只需提供光學取景器,但在進入數碼時代後,卻要同時提供電子和光學兩種取景器。以前買菲林的錢是消費者額外支付,現在廠家要為相機提供一片可以重覆使用的感光板,還要支援強大的錄影功能。

P、O這類廠家,既要面對不確定的市場前景,又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壓低相機價格,因此便需作出取捨。把整條光學儀器生產線切除,釋放的生產成本顯然是非常可觀的。於是我們看到了下面這一幕:奧林巴斯本來已經推出了4/3系統,卻突然壯士斷臂,改為和P廠全力推動M4/3。


上海之夜,GX7, 20mm, f1.7, 1/10 sec.

有什麼問題呢?無非就是沒有了光學取景?可是你忘了攝影的本質是什麼?不就是光嗎?從鏡頭進入五菱鏡,再折射到你眼中的那一束光,是相機的魂。沒有了它,你只是在截取一段錄影。執行這種工作的機器,其實不能算是「照相機」,而應該被稱為「截錄機」,這種行為應該稱之為vedio-cap-graphy。反正,我們就是把一種本來應該是錄影的行為,打扮成照相的樣子。


M4/3相機,如果今天真的遇到什麼阻礙的話,我認為真的不是因為感光板尺寸太小,例如我在上海拍的這張夜景,對於大多數攝影者來說,畫質已經足夠了。M4/3相機的真正危機在於,它削弱了用家對光的敏感度,使他們放棄了對「光學照相」的追求。

這又有什麼問題呢?這類消費者多的是吧?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這麼執著。不錯,可這類消費者,如果他們並不介意直接透過光學取景器來觀看這個世界,如果他們缺乏足夠的執著,那麼他們最終會發現,用手機拍照其實更方便。

我認為,這也是M4/3最大的困境。當相機失去了相機的魂,它突然就會變得很脆弱,變得隨時都可能走樣,甚至被取代……

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

攝影:這個夏天來一場慢拍


因為整天對著電腦,
感到眼花了,
所以最近我開始用一部
過時的相機
--- 富士x-pro1拍照。

這部相機有光學觀景窗,
使我不必忍受電子屏幕。
而且在過去,
基於工作的考慮,
都是使用沉重的
單鏡反光相機,
一直與Leica M系
這類測距機無緣,
因此算是一次遲來的體驗。






為一部2012年出產的相機
寫測試報告恐怕沒什麼意義。
我想寫的,是關於「慢」。
我在網上看到這部相機的
評價是,它很慢。

其實相機,
無論是快還是慢,
基本過程就是曝光、成像。
曝光靠光圈和快門,
成像靠焦距和感光。
就此而言,上帝對
每一部相機都是公平的。





假若時光倒流到1930年代,
卡蒂爾‧布拉松手中
有一部可以在光學和
電子取景器間轉換的x-pro1,
(多方便?)
我猜他未必會選擇當年的Leica。
然而即便布拉松手中是
一部1930年代的Leica,
也已經足以捕捉「決定性瞬間」了。

拍照,
若不是為了工作,
本來就該是慢拍的。
把一切操控,
光圈、快門、焦距
交回給自己,
因為攝影,就是讓
本來難以捉摸的快,
化為一刻可以凝固的慢。






所以我反而很喜歡
這部相機帶給我的慢。
大部份時間我們
沒能拍到一張照片,
不是因為相機太慢,
而是沒有值得一拍的事情發生,
又或者,事情就在
我們眼前發生了,
但我們卻沒看見。
又或者我們太快了,
總是在決定性瞬間前
就按下了快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