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2月4日 星期一

攝影:選相機要秤斤計兩



個人認為,數碼時代不僅令嚴格意義上的相機死亡,同時也令攝影作為一種語言而瀕危。其中一個原因,在於現下的世人把像素列為選用相機的標準,而實際上我認為,重量才是選擇相機的更重要標準。

例如,街拍機、文青機的重量,最理想的要在六百克左右,這樣長時間挂在身上也不會感到有負擔。如果要考慮弱光條件,機身需要稍微沉一些,以確保穩定,然後鏡頭光圈要大一點,八百克至一公斤,應該到了極限。過了這個重量,街拍會變成刻意拍,文青更是沒有辦法玉樹臨風。


旅行,如果是深度攝影愛好者,一點五公斤,超過了就不再是旅行,而是變成了貨運。

兩至三點五公斤,專業攝影師。對他們來說,相機首先要可靠,數千次快門等閒事,因此相機要結實,而結實意味著沉重。此外還要反應夠快,功能齊全。要用大光圈變焦鏡,既要影相又要拍片,因此要防抖,機身、鏡身因此要內置各種電路。

換言之,對於專業攝影師,重量其實是一種專業化的代價和無奈。如果到了三點五公斤以上,再專業也會吃不消。因此專業攝影師,其實都是想方設法減重。



三點五公斤以上,大敍事、靜拍、永恆題材。

記得當年在英國學攝影,用5X4 Linhof。導師給我們每人發三張底片,各自搵食。眾人半小時內全都拍完回黑房,興沖沖打算沖片。導師瞪眼說:「媽的,我給你們拍大半天的。」

相機到了這個重量,你要用腳架,加起來可能十多公斤,底片也只有數張,不能像小文青那樣天真無邪的左一張,右一張。因此你不能拍一閃即逝,而是拍恆定不變。恆定不變,講的就是時間。


大陸有個攝影人叫張克純,就是用Linhof。我依稀記得他說,有時候感到挫敗,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,但是第二天一早,他又背著相機上路了。現在你明白嗎?因為那相機太沉重,成了苦行僧的活,跟像素毛關係都沒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