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7月20日 星期四

論相機:M4/3的前世今生(1)


我想談一談對數碼相機的看法,原因是我發覺當下一些攝影雜誌、網站對相機的評述,存在某種誤導。攝影是一種極為依賴器材的藝術形式,如果不能正確理解相機的演變過程,就可能扭曲攝影的本質。

先想談的是M4/3系統。圍繞著這個系統,最常聽說它有兩個好處:一、在體積上,省卻光學取景器後,相機縮小了,更方便攜帶﹔二、在操作上,使用電子取景器對焦和曝光更為準確,而且不會出現過去單鏡反光機的移焦問題。

我認為這兩點都不成立。關於第一點,在膠片時代,單鏡反光機便已經很小巧。例如尼康FM、FM2,以及八十年代末期的F801。我舉個例子:因為F801機身太小,尼康又沒有推出專用手柄,結果當年在香港中環史丹利街的相機店,可以買到一款雜牌子的塑膠手柄,而且很受歡迎。

Iphone 拍攝,我們還需要用相機嗎?

F801需要有空間裝入一卷菲林、四枚電池、投影用的五菱鏡、
反光板、快門廉,而它的體積其實和我現在使用的這部GX7相機差不多。再說,十年前的奧林巴斯4/3相機E420,盡管有光學取景器,但也已經很輕巧。換句話說,即便是保留了光學取景,廠家也應該有能力製造「小相機」。

至於第二點,在我而言就幾乎感到有點荒謬了。單鏡反光機的對焦和曝光都很準,而且你不會經常聽到攝影師說:「天啊,我的相機移焦了﹗」實際上我從未聽說過。在M4/3相機面世之前,這個地球已經出現過數之不盡焦點清晰的照片,你猜人類是如何辦到的?

那麼P、O兩家廠當年推出M4/3時,為何要把光學觀景器取走呢?我認為主要原因既不是為了控制體積,也不是為了增加操控準確度,而是為了控制成本。

在膠片時代,一部相機只需提供光學取景器,但在進入數碼時代後,卻要同時提供電子和光學兩種取景器。以前買菲林的錢是消費者額外支付,現在廠家要為相機提供一片可以重覆使用的感光板,還要支援強大的錄影功能。

P、O這類廠家,既要面對不確定的市場前景,又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壓低相機價格,因此便需作出取捨。把整條光學儀器生產線切除,釋放的生產成本顯然是非常可觀的。於是我們看到了下面這一幕:奧林巴斯本來已經推出了4/3系統,卻突然壯士斷臂,改為和P廠全力推動M4/3。


上海之夜,GX7, 20mm, f1.7, 1/10 sec.

有什麼問題呢?無非就是沒有了光學取景?可是你忘了攝影的本質是什麼?不就是光嗎?從鏡頭進入五菱鏡,再折射到你眼中的那一束光,是相機的魂。沒有了它,你只是在截取一段錄影。執行這種工作的機器,其實不能算是「照相機」,而應該被稱為「截錄機」,這種行為應該稱之為vedio-cap-graphy。反正,我們就是把一種本來應該是錄影的行為,打扮成照相的樣子。


M4/3相機,如果今天真的遇到什麼阻礙的話,我認為真的不是因為感光板尺寸太小,例如我在上海拍的這張夜景,對於大多數攝影者來說,畫質已經足夠了。M4/3相機的真正危機在於,它削弱了用家對光的敏感度,使他們放棄了對「光學照相」的追求。

這又有什麼問題呢?這類消費者多的是吧?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這麼執著。不錯,可這類消費者,如果他們並不介意直接透過光學取景器來觀看這個世界,如果他們缺乏足夠的執著,那麼他們最終會發現,用手機拍照其實更方便。

我認為,這也是M4/3最大的困境。當相機失去了相機的魂,它突然就會變得很脆弱,變得隨時都可能走樣,甚至被取代……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