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6月15日 星期五

論相機:蔡司Jena 50毫米,25年第一次街拍

事隔25年,今天下午終於帶上我的東德Praktica Jena 50毫米1.4鏡頭,去了一次街拍。地點是深水埗,因為那裡有一小時沖曬店,可以立即沖膠片。把相機會出來之後,啊,居然連街上的流浪小狗也跟我一樣興奮,可惜身上沒有零食。下次來,要記得找這個可愛的小朋友。





之所以25年沒有用過,一來是因為數碼化,二來是因為BX20機身壤掉了。我的一位朋友為此去日本旅行的時候,還曾經幫我找尋轉接環,結果走了幾家店也都沒有。

不久前問一位攝影界朋友,有沒有師傅可以幫我改mount?結果朋友反而問我:為何不在ebay買一部二手Praktica?大概只需要一百多元港幣,比改mount便宜多了?咦,我怎麼沒有想到呢?其實我真是個大笨蛋。





不過半個月的時間,從英國寄來的一個郵包就到了我手中。似乎是老人家把自己收藏多年的BC-1相機讓出來了,而且是女兒代為郵寄的。盒子裡還完好保留著四十年前的相機說明書,這是英國人最令人佩服之處,他們把任何個人物品都收藏得好好的。

當然,其實,一直沒有想到再買一部二手Praktica也是有潛在原因的。Jena鏡頭我是很喜歡,但Praktica B系列相機我卻不敢恭維。估計在八十年代的時候,東德認為自身有電子、化工方面的實力向日本相機界靠攏,因此推出了BC、BX系相機。

簡而言之,就是加上TTL、自動光圈等電子功能,以及整部相機材質「膠化」。也許這在八十年代很流行吧,連相機帶都是塑膠做的,活像是一部兒童相機,但重量卻並沒有減少。像手中的這部BC-1,我需要配上減壓相機帶。





更要命的是,B系列相機出名不可靠。在網上查找,可以發現很多人不滿相機的快門易壞。個人反而覺得可能是因為電子技術不過關,導致整個曝光系統,從自動光圈、自動快門到測光都處於不可靠的狀態。

B系列的另一個特點,是按快門的時候會發出巨大的聲響,似乎是要表明按快門是一個很神聖的时刻,應該通知街上每一個人。因此,這不是用來偷拍的相機。





因此,我隨心在深水埗轉了一圈,就像25年前的攝影方式般,把拍完的一卷膠片交給沖曬店,然後找一家茶餐廳消磨一小時。當膠片沖出來時一看,果然是無法令人放心的相機。拍的時候選用光圈先決,看相機測光錶,我認為是曝光過度了兩級。不過沖出來,大部份照片卻是曝光不足兩級。

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很多,可以是測光錶失效、自動光圈或是快門失靈,也可以是因為電池快耗盡。但是,畢竟是成功的在底片上留下了影像。看那張牆上寫的紅色「布」字,活脫是四十年前某個歐洲人來香港旅行時拍下的一張舊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