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9月30日 星期日

閱讀:老後破產 - 楢山節考的輪迴



剛放下美國山裡人的輓歌,轉眼間又拿起這本關於日本的《老後破產》,也許地球就是這般充滿悲情?

在網上看到書評,本來打算訂購,恰巧在大陸放假期間看到簡體本,於是買下搭高鐵,在三個小時的車程中一氣看完。這本書講的不是窮人,而是作為日本戰後一代的成功者,年輕時代事業一帆風順,自置了物業,也有了積蓄,滿以為退休後可以無憂的生活。然而隨著自己長命百歲的活下去,卻陷入「老不死」的惡夢。

日本社會對於生老病死的關注,見之於文字、電影,似乎既有一種超乎尋常的執著,又有一種無奈的冷酷。就我而言,最早的印象應該是《楢山節考》。之後看日劇、小說,也總是離不開生和死。

不過,在過去這些電影、文學作品更像是一個社會和經濟已經高度發達的群體,在回看和反思舊時代,而現在卻淪為一場《楢山節考》式的輪迴。經歷了六十至八十年代日本繁榮的一代,現在孤伶伶的活著,沒錢看病,一日一餐,長壽變成噩夢,居然希望早點一死了之。

美國、日本、以至香港的民眾,不多不少都是在右傾的社會思潮教育下成長,這種社會要求民眾各人自掃門前雪。然而寄望大部份人在退出勞工市場後完全照顧自己,已經變得不現實。

舉個最簡單的事例,《老後破產》是2014年NHK的節目整理成書,過去四年,日本政府為刺激經濟而繼續實行貨幣量化寬鬆政策,說白了就是又印了不少鈔票。退休老人的存款,能夠敵得印鈔而導致的貶值嗎?在社會政策和結構上過於右傾的國家,是不會正視這類問題的,因此像《老後破產》這類慘事,未來會不斷浮現…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